近几年,规模化养猪场中出现了一种经产怀孕母猪突然腹胀死亡的病症,此病发病时间短,一般治疗方法无效,致死率高达100%,直接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该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分析,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对该病采取多个方案进行治疗实验,最终得出方案灌喂盐香正气水4支(40 rnL),胃肠活(主要成分:氯化氨甲酰甲胆碱)4支〈20)肌肉注射,氨基比林3支(30),6支青霉素(80万旧/支)肌肉注射,将母猪赶出走动或跑动,此效果比较好。 1、发病症状 发病猪主要是怀孕的经产母猪,其他阶段的猪基本上不发此病。常见症状为腹部胀满,叩之如鼓,伴有食欲不振,食少饱闷,恶心呕吐等症。无先期临床症状,吃料正常,体温正常,表现为突然出现不安,有腹痛表现,腹部迅速彭胀,呼吸急促,母猪面部发紫,继而卧地不起。从发病开始至死亡0巧一1 d,致死率100%。 2、病因分析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调,起居无节,湿阻气滞,脾胃虚弱以及瘀血阻滞经脉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在以下6 个方面共同因素的综和作用下,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扭转,脾移位等异常情况,由于胃肠鼓气,挤压胸腔,影响呼吸功能,加上脾脏严重郁血,使病猪迅速死亡。此6个方面为:(1)饲料保管不当或管理上的原因,母猪较长时间采食含霉菌毒素的饲料;(2)日粮总量的急剧减少,泌乳期每头母猪的日采食量5、7kg,甚至更多,但断奶后和刚怀孕的母猪日粮降为1 .8一2.2 kg,锐减65%以上;(3)饲料加工过细,使得饲料在胃中的停留时间短暂,母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4)从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由于环境气温较低,母猪的饮水量明显减少,所以不能通过饮水来减轻母猪的饥饿感,而且冰凉的饮水也对胃肠道造成不良的刺激;(5)胃肠炎或结肠炎、腹膜炎、饮食不当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水电解质潴留引起的低血钾症、维生素Bl缺乏、怀孕母猪的子官、腹内器官或盆腔内各种肿瘤或囊肿、包虫囊肿、水肾、生殖道囊肿、机械性肠硬阻等;(6)母猪个体生理调节功能方面的差异,使部分母猪不能适应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变动,从而导致此病的发生。 3、治疗方案 在生产中,遇到很多怀孕母猪胀气的问题,曾实验过很多治疗方案,最终得出以下治疗方案效果最好。方案:灌喂藿香正气水4支(40mL),胃肠活(主要成分:氯化氨甲酰甲胆碱)4支(20mL)肌肉注射,氨基比林3支(30mL), 6支青霉素(80万IU/支)肌肉注射,将母猪赶出走动或跑动。此方案成本低,治愈效果较好,曾治疗14头怀孕母猪胀气,按此方案治愈11头,死亡3头,死亡的3头为发病后未及时发现和治疗,胀气严重,治疗无效死亡。 4、建议 日常管理中,不仅要注意给猪只提供优质的日粮、清洁的饮水、猪场生物体系的建立、运行以及猪只的保健,怀孕舍的饲养人员和技术人员平时要加强猪只的观察,做到对此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猪只因胀气引起的死亡,从而减少猪场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