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蚊蝇叮蛟病牛时将血液内的病毒吸入, 这种带毒的蚊蝇再叮咬其它牛群时, 即可将病毒注入牛体, 黄牛、水牛、奶牛均可感染发病。 牛感染该病后, 发病快, 精神沉郁, 无食欲, 反刍停止, 眼结膜充血、流泪, 鼻镜干燥、有鼻漏口、水粘、流成线状, 体温升高至41℃—42℃, 呼吸急促, 每分钟 80次以上, 肺部听诊, 肺泡音高亢; 后肢微肿并有痛感, 不愿行走, 喜卧, 不赶不起, 起后站立不稳, 强行驱赶步态不稳, 后肢上提困难, 擦地行走; 排粪多为便秘, 呈黑褐色, 夹有粘液, 尿量减少, 孕牛可能流产, 病牛经及时综合治疗, 2—3天可恢复采食。治疗牛病无特效药,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注意观察牛群, 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 可使用安痛定、安乃近等镇 痛解热药。 2、发现病牛体温升高、呼吸困难, 为防止继发感染, 在采用镇痛解热药的同时, 可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 3、对体弱和病程较长的牛要加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 并结合使用。 4、发病期间停止放牧, 以免蚊蝇叮咬交叉传播疫病, 这期间不能行走、卧地不起的病牛应以舍饲为主。一旦卧于运动场的病牛要赶回舍内, 避免日晒雨淋, 加重病情。 5、对病牛要加强护理, 加厚垫草, 避免卧地擦伤皮肤, 对不能起立的牛每天要人工帮助翻身2- 3次, 能采食的应喂青草和粥类易消化的饲料。 6、对健康牛群应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牛舍清洁和通风防暑降温工作, 消灭吸血蚊蝇, 提高牛体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