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肉鸡养殖方面,为获得有效的经济效益和品质优良的畜产品,应结合北方冬季气候特点,做好鸡舍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工作。但由于北方冬季气候变化异常,鸡舍内外温差大,湿度低,给鸡舍造成空气流动差,氨气流通不畅造成肉鸡疾病高发、抗病能力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心肺功能不强、呼吸道疾病频发等现象,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此阶段肉鸡疾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一、 饲养管理 1.做好鸡舍保温,适时通风。根据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温差较大的特点,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所以,要求鸡舍防寒性能好,达到饲养温度要求。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 雏鸡入舍前3d,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C。要保证“前高后低”的原则。即前中后温度保证以1~2~C的温差逐渐升高,1周龄以35/36℃为佳,并保证其一致性,前后或中间不能出现过大的温差,以免引起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 2.保温方法 (1)以前端进风口为主,占整个进风面积的60—70%。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m以上为宜。 (2)如果后端温度低于前端温度 ,应扩大前端进风口,以保证后端温度的提升。防止穿堂风侵袭鸡群。以防止当气温骤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的情况发生。 (3)侧窗进风口,易少不易多。 (4)鸡舍整体温度的高低由通风量大小调节 (通风时间与风机大小),局部温度高低 (温差)由进风口大小来调节。 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 (5)勤换垫料。可选择在中午时间段进行开窗通风、换气。 二、防治措施 1.选好苗鸡,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根据地区与季节差异,及时调整鸡舍内的温度和通风措施。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和流通效果,做好发病鸡舍的隔离工作。对周边鸡舍采取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的免疫接种措施。 2.加强疫苗的有效免疫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应对1—3日龄雏鸡免疫新支二联 (H )弱毒疫苗。可采用点眼、滴鼻、粗喷等方法。同时注射新流二联油苗或新支流三联油苗 。不能过分依赖新城疫疫苗的第一次免疫。因为这是一次不完整的免疫,在这次免疫中。一部分疫苗抗原被母源抗体中和,产生免疫应答,另一部分产生免疫记忆。例如,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20-40日龄雏鸡的新城疫多发,可能是由于免疫间隔时间太长造成的。因此,新城疫弱毒苗首免和二免的间隔时间最好在8d左右。 但对处在亚健康状态的鸡群尽量不建议三免,以防止应激而引起疾病。治疗时可用新疫康和腺胃灵饮水 ,感毒清粉剂类药物熬水拌饲料喂食,配合大肠杆菌或乳酸菌药物,防止继发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