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英文
新闻资讯/NEWS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知识
联系人:郭经理
手机:13592486698
固定电话:037169193611
邮箱:zzhrqdz@qq.com
公司地址:郑州郑东新区CBD商务内环路26号1-2102室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蛋鸡在冬季的饲管要点
蛋鸡在冬季的饲管要点

寒冷的冬季,给蛋鸡养殖增加了不少养殖风险,如果考虑饲料营养和电能等经济成本的制约,蛋鸡的管理也陷入边缘管理时期。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浅谈蛋鸡冬季管理重点注意的四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鸡舍的保温和通风

育雏舍需要在接雏前3天进行预热,并且要注意预热的持续性和恒定性,地面和墙壁预热后,如果是平养则需要在地面铺上8、1 0厘米的垫料,以利雏鸡保温。在接雏前温度要提到 35 ℃比较合适,然后打开排气扇将舍内的空气进行更新。由于雏鸡自身调温能力差,所以要人工加强温度管理,根据雏鸡的分布和精神状况来判断温度的高低。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育雏期温度的持续性,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减轻冷热应激,白天和晚上的温差控制在2 ℃以内为好,直到雏鸡脱温为止。大鸡对外界温度适应性相比雏鸡要强,但有一定的活动和产蛋适应温度,在1 8、22 ℃产蛋鸡的生产性能相对稳定。减小舍内各方位温差,尤其是笼养鸡,底笼一般不用作育雏,只用上2一3 层育雏,育雏温度要兼顾底层温度,以下层温度为准。

众所周之,冬季鸡舍的保温和通风是一组比较尖锐的矛盾。在冬季,应该侧重于保温,在温度许可的条件下,加强通风。如果舍温过低,则应该先将温度升高后再考虑通风。解决矛盾的根本点还是抓住保温,温度适合时,短暂的通风换气,可以排出舍内过多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为鸡群提供新鲜的氧气。同样,舍内温度与湿度则是另外一组矛盾。当体表温度高时,必然要带走相对湿度;加大相对湿度,又会感觉体表温度降低。在这组矛盾中,同样温度是主体,要在温度提高的前提下适当加大相对湿度。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机动处理碰到的问题。

、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力度

首先保证饲料源头的生物安全和质量,杜绝采购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对于雏鸡,最好前4周使用颗粒料,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骨架生长和体重达标。为防止脱水发生,最好前3天的饲料用营养素喷湿,这样既能提供给雏鸡额外的营养又能减轻脱水。饲料要现喷现喂,以减少饲料的营养损失和污染程度,刺激雏鸡的采食欲望采取触摸嗉囊不失为一个提高蛋鸡成活率的好办法,12小时保证嗉囊的饱满率达到 60%以上,24小时后嗉囊饱满率应该达到90%以上,如果没有达到,根据具体的情况查找并分析原因,并将弱雏单独挑出加强饲养管理。蛋鸡主要是体重和胫骨长达标问题,保证采食到足够的能量蛋白,控制好均匀度。

饮水管理要保证水源的干净和卫生,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采集水样进行化验。为雏鸡提供接近舍温的凉开水,一般使用7天左右。在雏鸡刚到场时,初饮水最好添加电解多维,补充体质,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减轻脱水程度。使用好的营养元素对于雏鸡肠道的菌群平衡和保护肠道粘膜都有好处。

要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用药程序防止疾病的发生,切忌滥用抗生素,有条件的场区可以定期采集病料或排泄物进行化验,做药敏试验分析细菌对药物敏感性,有目的选择抗生素或中草药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比如在第1 0周和第 20周左右对蛋鸡进行必要的驱虫,防止体内绦虫和蛔虫对蛋鸡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和损害。养殖中,“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始终都要坚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禽类产品出口的增加,保健药品会慢慢取代抗生素,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益生素、微生态制品、蛋白酶类等保健药品会成为预防疾病的主流。

、加强疫情、抗体的监测和制定比较合理的免疫程序

疾病对蛋鸡养殖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危险,但是如果根据当地流行病的发生规律和蛋鸡的抗病力等综合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就能趋利避害,避免疾病尤其是病毒病对蛋鸡的侵害。疫苗应该选择使用SPF无菌蛋生产、正规厂家的疫苗,在使用前要注意登记好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免疫要注意接种的时间和接种方式的选择,剂量应该根据免疫方式的不同合理调整,比如喷雾和饮水免疫一般每只鸡使用1.5、2头份。而注射、点眼、滴鼻、刺膜和滴口等免疫途径只使用1头份即可,不要轻易加大剂量,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还容易造成该疾病毒力的增强,发生该疾病或诱发其他的疾病。进入寒冷冬季,通过蚊蝇等媒介传播的疾病会降低发病率,但不是说不发生。有些疫苗比如鸡痘可以往后安排,在 2 30天免疫即可。要及时与外界保持信息沟通和联系,了解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疫情。随着候鸟的迁徙,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应该对这两种疾病适当提前免疫和加强免疫。流感最好使用单苗免疫,在开产前能完成3 次以上H5和H9的免疫,并且定期采集血样进行抗体的检测,做到对鸡群健康度的评估。

在实际生产中,有养殖户过分相信母源抗体,认为雏鸡小不应该发生疾病等。实验研究,新城疫的母源抗体维持 9天左右,抗体的半衰期在4.5天左右。因此,针对新城疫活苗还是在前4天免疫比较合适,新城疫灭活苗在7一1 0天免疫比较合适。以后的免疫间隔期应该适当拉开。注意免疫的有效性和保护率问题,不能过分依赖疫苗的免疫,在免疫后定期的监测才是完善的免疫体系。

四、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和消毒制度

首先,应从安全有信誉、无疫病的种鸡场引进鸡苗,严防经垂直传播带进病原体;其次,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进行舍内外消毒,严防水平传播疾病。强调鸡场的全进全出制度,对于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坚持带鸡消毒,消灭老鼠和其他寄生虫等,严防老鼠和寄生虫传播疾病;第四,死鸡要作无害化处理,病鸡与健康鸡要进行隔离;第五,谢绝外来参观和减少人员的流动性,进出鸡场和鸡舍需要严格的消毒程序。在生产实践中,首先要制定健全的生物安全计划,做到设定目标,每日执行,定期检查和重新修订的不间断循环管理周期。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客服中心 | 客户留言 | 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4 郑州豪润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郑州郑东新区CBD商务内环路26号1-2102室 联系电话:037169193611
手机:13592486698 传真: 客服QQ:744965217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备案号: 豫ICP备11007297号-10